吴文辉,现为阅文集团CEO。网络文学运营与管理专家,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发起人之一,商业模式缔造者与行业领袖。
吴文辉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2002年联合创立起点中文网,曾任起点中文网CEO、盛大文学总裁、腾讯文学CEO。2015年3月,阅文集团整合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而成立,成为引领行业的正版数字阅读平台和文学IP培育平台。吴文辉出任集团CEO。2016年3月,吴文辉首次提出“内容连接2.0”生态概念——以全体验入口、全内容引入、全场景覆盖、全正版支持为标杆,致力将阅文集团打造成为“全民阅读”旗舰企业。
文学在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国民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今年,国家版权局四部委共同启动“剑网2016专项行动”,将开展打击网络文学侵权盗版专项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得到业界积极响应,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宣告成立并发布了自律公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网络时代,具有诗性本质的文学如何与市场互促互进、繁荣共生?如何在版权的创造、使用、保护和管理中,一方面实现版权价值最大化、实现产业链各方的和谐共赢,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更多精品网络文学的诞生、助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网络文学龙头企业——阅文集团CEO吴文辉。
记者:众所周知,您是我国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重要开创者,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学与商业化的关系。
您在燕园求学期间,北大南门外边有家著名的“风入松书店”,是北大哲学教授王炜创办的,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教授办书店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年后,这个话题仍然很受关注。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学与商业化、市场化的关系的?
吴文辉:文学与商业化、市场化的关系其实是相互推动的,从阅文的发展史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相互促进的关系。
2002年5月,起点中文网刚刚成立,聚集了第一批网络作家在线创作,当时还是免费创作的环境,由于没有成熟的网络支付手段和支付渠道,网站出现了作者因为创作兴趣消退等原因使作品连载中止的现象,这对原创文学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个情况下,当时的起点团队决定率先在业内推出付费阅读——只做原创文学,并且创新地推出了网络文学VIP制度。正是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找死”的大胆创新之举,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基础,后来被认定为极少数成功的本土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一。起点也因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登顶行业之首,并连续保持至今。
在付费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相继推出了作家福利制度、作家品牌制度、读者粉丝制度等等,网络文学商业化模式不断得以完善,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大发展:作家队伍迅速壮大、作品类型愈加丰富、作品数量快速增长、网文用户越来越多。以阅文集团为例,目前阅文旗下的注册作家数量达到了400万,作品总数约1000万,覆盖200多种内容品类,触达了6亿用户。
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经从小众走向了主流,并且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包括出版、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领域在内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来源。围绕着网文IP的全产业链开发已经为国人带来了诸如《琅琊榜》《盗墓笔记》等等众多的文娱精品。
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十余年来商业化、市场化带来的发展成果。而网文的商业化成功,又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吸引更多的读者,吸引更多的文娱厂商投入到优质网文的衍生开发,这无疑又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壮大,形成正向循环。
记者:阅文集团在我国网文界创下了多个“第一”和“首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最得意的几个“首创”,这些首创对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吴文辉:从2002年创立起点中文网开始,可以说,“创新”就成了阅文团队的标签。这十几年来,阅文团队通过抓住每一次创新机会,在作家、读者培育和IP开发等领域都创下了业界的多个第一,让网络文学这个全新的文学形式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
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推出了VIP付费阅读制度的商业模式,这个高度贴合作家、读者、网络文学本身形态的制度一举奠定了网络文学的核心商业模式,并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石——起点中文网也借此一举赢得市场领先地位,并保持至今。
2005年、2006年,起点中文网又分别推出了作家福利制度、白金作家制度两大作家制度,分别着眼于作家创作保障与品牌运作,形成和确立了作家资源领先优势。作家福利制度在此后也成为了网络文学行业的标配制度,推动了网络作家的职业化;而“白金作家”则已经成为了网络顶级名家的象征,“白金作家”制度正式开启了网络作家的品牌化。
在这之后,阅文团队又率先在网络文学行业推出“月票”和“打赏”等粉丝制度,通过粉丝社群运营实现读者与作家高效互动,揭开了“粉丝经济”的大幕。
2014年,腾讯文学成立,我们率先在全行业内开始布局“全阅读+泛娱乐”。在我们的推动下,全品类数字阅读和IP泛娱乐开发逐渐成为业界头部企业的标配,产业迎来了升级。
2015年,QQ阅读5.0版本面世,阅文团队首次将智能推荐引入移动阅读应用,将过去的“人找书”转变为“书找人”,加之我们的海量书库,真正做到“千人千面”、人人有其书,引领中国数字阅读APP进入了一个智能化、个性化的新时代。
记者:阅文集团有著名的内容、产品与版权三大团队。请问,阅文版权团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成绩如何?
吴文辉:版权团队作为阅文最重要的业务团队之一,主要肩负着向外界沟通推荐阅文海量原创文学作品、寻求版权合作的职能。目前已经与国内外数千家出版单位,影游、动漫等厂商建立了联系,洽谈版权授予、开发合作等。在他们的努力下,阅文的IP成果长期保持业界领先,以平均每天一部的授权/改编速度,已创造了超过10亿级票房的改编电影、多部总流水过亿的改编游戏、1000多万的单部作品周边销售、800万册的实体图书、700万册的漫画销量。大众所熟知的高人气IP《步步惊心》《致青春》《裸婚时代》《盗墓笔记》《鬼吹灯》《斗破苍穹》等等,从文学成功转化为影游、图书的背后,都离不开阅文版权团队的功劳。在版权授予之外,阅文版权团队还通过自主开发、投资、合作等方式,深入参与IP的经营开发,率先带领行业从IP1.0时代进入2.0时代;并且创新推出了“IP共营合伙人”制度,集合各方力量开发大IP。
目前,阅文自主开发的IP项目已经有了长长的成绩单:例如,阅文自主开发的第一部动画——《择天记》仅第一季点击就已破亿,荣登百度风云榜动画榜榜首;第二季开播首日付费点击超200万,开创全VIP观看历史纪录。阅文明星IP《全职法师》动画首周点击破千万,目前点击已经破亿。2017年还将推出《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多部阅文明星IP的自制动画。
在IP的影视开发方面,阅文携手光线传媒联合开发的《星辰变》电视剧采用网台联动的形式,正在紧张筹备;由阅文集团联合腾讯影业、柠萌影业、芒果TV共同出品的《择天记》电视剧,拍摄已经杀青,将于2017年7月开播。
记者:阅文集团一直坚持“全正版”,是国家版权局等四部委“剑网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今年9月,与30余家网文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请问,阅文集团为配合“剑网2016专项行动”,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反盗版方面,存在哪些困难或者障碍?
吴文辉:阅文集团作为业内大型的网络文学内容生产运营平台,积极配合“剑网2016”专项行动。阅文集团始终坚持以正版化为导向,坚决抵制一切侵权盗版行为,在自觉恪守行业规范的同时,主动抵制市场乱象,采取法律等多种手段维护作家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一,主动维权,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仅在2016年,阅文集团就向各侵权平台发出了超过十万条通知删除侵权内容的公函,在各地针对不同侵权主体提起了900余起诉讼,成功打击了一批行业巨头的盗版侵权行为;其二,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的号召,配合“剑网行动”建言献策;其三,共同牵头成立“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发布自律公约,号召行业内企业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共同抵制侵权盗版行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版权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企业效益也得到了明显增长。阅文集团既是网络文学正版化的推动者,也成为版权环境净化的受益者。
在反盗版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于传统出版业的盗版成本大、周期长,网络文学盗版要容易得多,成本更低、传播渠道更多、盗版速度更快,更是出现了“手打团秒盗”的现象,正版网站一旦更新马上被盗版网站同步盗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网络盗版的侵害更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盗版侵权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及隐蔽,一些企业打着技术中立的口号,以转码阅读等名义向用户直接提供盗版内容,给权利方的取证维权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多数盗版网站、盗版软件的开发者,为了逃避责任,将主要人员及服务器均架设在境外,也给盗版整治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第三,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面对如此猖獗的盗版乱象,各权利方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和精力进行维权工作,还要面对维权所得远远低于维权投入的窘境。此外,国内法院的审判周期往往是半年到一年,而市场上每天都会新生出无数个盗版内容,这也给各企业的维权工作带来了相当的困扰。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版权保护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监管、惩治力度,真正能为正版产品“撑腰”。
第四,全民版权意识普及任重而道远。盗版横行的背后,是部分读者不顾网络文学生态,自发在网络上传分享,而这需要版权意识的进一步普及,让QQ阅读等正版平台为其带来优质的正版阅读体验。只有获得读者的认同,才能真正引导中国整体网络文学产业“正向循环”,让好作家有动力产出好作品,回馈消费者。
根据艾瑞咨询2016年初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2014年盗版网络文学造成的付费阅读损失已达77.7亿元。除了经济损失外,更严重的是对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损害,作者和正规出版企业利益皆受侵害。长此以往,不断透支可贵的原创力量,将给整个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但是我们也看到,网络文学行业也在积极调整转型,应对版权维护这场“攻坚战”,越来越多的作家、企业愿意站出来,学习借鉴海外先进的版权维护及运营模式,打击封锁盗版渠道。更重要的是,读者们也意识到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去选择正版渠道、正版作品。前不久,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从法律层面切实有效地维护正版的权利,并且确定了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监管“黑白名单制度”。随着国家版权保护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行业企业版权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民众版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整个网络文学版权环境将会得到全面的改善。
记者:去年底,《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知识产权强国、版权强国建设提上日程。除了加强版权的创造和使用外,网络文学还肩负着引导提升国民素质、加强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的使命,在推动更多的网络文学精品诞生方面,您和阅文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吴文辉:阅文集团成立伊始就将“全民阅读”定位为集团的发展目标,将在生产更多优质原创文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全品类丰富数字阅读内容服务全国读者甚至是全球读者。
在阅文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保持海量内容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促进网络原创内容的精品化、类型多样化,倡导百花齐放。尤其在对于小众类型作品作家的扶持和精品的培育上,阅文编辑团队投入了很大的努力。通过阅文独有的作家培训体制和作家品牌机制,阅文对于包括刚入行的新锐作家在内的所有作家进行系统的写作指导和职业规划,并在帮助作家运营粉丝、IP孵化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此外,阅文还长期举办“星作家”评选活动和主题征文比赛,选拔和鼓励精品创作。如在刚刚结束的由阅文集团主办的“网络原创文学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中,共征集参赛作品近6000部,评选出数十部现实题材佳作。在已有的丰富的网络幻想题材创作之外,积极推动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网络创作的健康发展,促进网络文学品类百花齐放。
记者:您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形势与市场格局?阅文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吴文辉:我认为未来几年内,网络文学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文学IP的衍生开发方面,无论是规模、开发的力度,还是各产品形态领域之间的联动机制和开发水准,都将有明显的提升。此外,整个网络文学阅读市场将彻底从PC端转向移动设备为主,移动阅读的快速发展将使“全民阅读”成为可能。
就阅文集团来说,未来将一方面继续深耕数字阅读,扩大内容优势,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文学IP在全产业链的优质开发。可以说,数字阅读和IP衍生开发将是阅文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两大核心业务。
在数字阅读领域,阅文将加大投入促进网络原创内容的精品化、类型多样化,倡导百花齐放;同时加快传统出版物的引进和对其电子化,以充实全品类阅读内容,重视移动阅读渠道的拓宽和完善,将QQ阅读打造成为满足全民阅读需求的移动阅读旗舰产品。
对于IP开发这一块,阅文将着力于IP规则的完善和推行,推进市场健康有序,同时发挥自身作为最大IP源头的优势,组织IP生态,推动“IP共营合伙人”制在IP开发中的更多实践和完善,提高IP产品精品率及其全球竞争力。
记者:回到最初提到的“风入松”,这家书店已经不复存在,但它那“人,诗意地栖居”的牌匾却温暖地留在了几代人的记忆中。我们想问的是,文学在本质上毕竟是诗性的,在您缔造的网文世界中,您是否也经常考虑这个“诗意”,让更多的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关注更多精神世界的东西,让中国新一代网民享受更多高层次精神产品的滋养?
吴文辉:人们之所以喜爱阅读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各种精神享受、精神滋养。阅文的创始团队五位伙伴最初也正是因为热爱写作和阅读的初心走到一起。我们几个都是非常喜爱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书店里租书店里的书都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那种人。为了给更多优秀作家创造有保障的写作环境,为了让天下爱阅读之人可以读到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我们在2002年创立了起点中文网,然后推出了付费阅读模式,一步步开创了中国网络文学今天的商业模式,培育了大量原创作家和优质原创作品。
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不仅不乏精品,而且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型 ,比如玄幻、仙侠、武侠、灵异、科幻、言情等等,光大类就多达十几种,在互联网之上为无数读者构筑了一个内容海量的精神家园。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其中有大量的精品已经冲破了文学的界限,被改编成了影视、戏剧、动漫、音乐,以及周边商品,进一步衍生出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人文和商业形态,给人们带来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享受,而这一切皆从“诗意”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文/郑晓红)
【编辑】:庞奉丛